运河•今日
         

“舟楫千里”“漂”进国博 再现大运河2500多年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03 15:12:48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应妮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应妮)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

即将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31日在媒体前揭开神秘面纱:现场170件/套展品,辅以多个数字影像和互动项目,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步入展厅,就仿如行在河上。策展团队特意在空间上用曲线打造出运河蜿蜒般的造型,并将文物呈现在“河岸”之上,突出展览主题。

展览共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千艘并进万夫牵”“神工当惊世界殊”“因河而兴文化盛”五个部分,既有国家博物馆藏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系列文物,如体现水道画卷的《明代运河全图》,表现漕运盛景的《潞河督运图》,展现河道治理的《高明治水图》,反映水利技术成就的《河防一览图》,记录妈祖信仰的《天津天后宫过会图》等难得一见的重要藏品,也有天津博物馆藏《漕运图卷》、通州区博物馆藏“军粮经纪密符扇”和《运河源流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隋炀帝墓出土鎏金铜铺首和玉璋等重量级展品。

此次展出的《乾隆南巡图》第四卷,描绘乾隆皇帝渡过黄河后,当日和次日视察黄河、淮河、运河和洪泽湖四大水系汇合处险要工程的场景。《高明治水图》则展现了疏浚河道的宏伟场面,劳役者约千余人,正在车水断流,从河道中挖土筑堤,紧张的劳动。据卷末题识可知,顺治六年(1649年),淮安至扬州间的运河决堤,洪水泛滥,酿成大灾。朝廷命官员高明加以治理,经过三年的努力,治河终于成功。当地士民为感谢高明治水功劳,特请画家赵澄绘制此图。图中所表现的人物、江河、堤坝、水闸、桥梁、庙宇、房舍、扁舟、飞鸟,各地段作为施工标志的旗杆,从河道向外提土使用的杠杆,排水用的水车,堵塞决口用的搪凌把、木龙、取土用的筐、簸、锸等,无不惟妙惟肖,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幅画满看不懂符号的扇面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件名为“军粮经纪密符扇”的文物反映了清代漕运文化。清代各地漕粮运抵通州后,官府委派雇佣的经纪人验收。为了防治勒索舞弊等情况发生,制定出密符制度。每一名经纪都有自己的一套密符。此扇使用的方法:每名军粮经纪在自己验收、转运的漕粮袋上,根据验粮情况,用上好的“福炭”把自己的符形画在明显位置。监察官员随时抽查袋内的漕粮质量,合格则罢,如有不合格的,则对照粮袋上的符形,知道符名,查处真实姓名,然后按照朝廷规定,予以惩处。抽验漕粮转运途中的粮袋,是否合乎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堵住了京、通仓亏空漕粮的渠道,也从根源上保障了入仓粮米的质量和数量。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配以相关的辅助展品和多媒体,如“穿越时空的大运河”数字影像、“大运河文化”系列动漫短片、“中国大运河申遗宣传片”等,让文物“活”起来,增强展览体验感。

其中,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制作的“穿越时空的大运河”数字影像是一个长25米、高3米的高清巨幕,通过3D影像生动展示大运河上的精彩瞬间,其中动画人物多达1700余个,大小船只200余艘,给观众穿越时空的代入感。

据悉,展览将持续近四个月。(完)

推荐阅读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精准聚焦 助力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文章 姚坚委员提出,如何加强大运河沿线建设项目管控,不影响运河景观和遗产保护。市园文局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力量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日常巡查和监测,严格开展运河两岸涉建项目文物遗产影响评价,继续推进运河保护利用相关标准制定,深化运河文化研究和宣传,将大运河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市级各类专项资金的统筹力度,推动市区两级运河文化保护有关资金的落细落实,拓宽遗产保护经费来源渠道,推动完善大运河可持续经费保障机制,并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资金使用的监管。
“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亮相国博 该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这是国博首次全面系统展现大运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是继甲骨文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孔子文化展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又一重要尝试。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书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壮丽篇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
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大运河主题赛公告 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大运河主题赛公告第一部分:总赛概述赛事名称: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本届主题:共同命运守望前行指导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单位:中国外文局承办单位: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大赛组委会: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三)作品报送要求参赛者可通过中国网首页“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专题或搜索《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大运河主题赛公告》指定位置下载报名表,完成填写后,与参赛作品原件一起,整体压缩包文件(命名“大运河主题赛+作品名+作者”)同时提交至主题赛邮箱(jhdyhgs@163.com)和中国网“讲好中国故事”大赛征集系统(地址:http://ai.china.com.cn/gsds/works)。赛事简介:“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各领域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年度官方品牌活动。
中国大运河庙会开幕 5天4大板块鸣锣开市 10月30日,伴随着强劲的二十四节令鼓声,2020第七届中国大运河庙会(下称“大庙会”)在浙江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香积寺广场开幕。据悉,大庙会将持续5天,在4大板块开展活动,可谓热闹非凡。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