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相关执法检查

发布时间: 2022-06-10 16:41:20 | 来源: 苏州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昨天,受省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率队就《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2021年初,苏州启动“运河十景”建设,石湖五堤是其中一景。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石湖滨湖景区,了解景观提升、涉水项目改造提升等进展情况。宝带桥也是苏州“运河十景”之一,获“江苏最美运河地标”称号。执法检查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宝带桥—澹台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改造情况,详细了解灯光亮化、景观建设、绿化改造及水环境治理等项目的进展。

座谈会上,副市长查颖冬作了关于《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加强空间管控、文旅融合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近三年市级财政预算累计安排3.93亿元直接用于大运河姑苏区段运行维护、枫桥夜泊项目建设、京杭大运河景观节点工程、大运河文旅博览会、数字运河平台和遗产监测等项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负责人、部分市人大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李亚平肯定了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此次执法检查是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苏州近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的一次重要展示。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照《决定》的各项要求,对标人民群众对这项工作的美好期待,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查找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落实到下一步工作中去。

李亚平强调,要加强系统性建设,统筹规划“因运而美”发展蓝图,强化顶层设计,做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利用、在利用中永续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好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将人民的呼声和智慧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要突出文化铸魂,传承保护“因运而兴”城市文脉,做好保护文章,将遗产保护摆在首要位置,体现区域文化特色,避免面目模糊的重复建设,加大文旅融合力度,持续优化业态布局;要紧扣民生福祉,成就“因运而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堤防加固和生态绿廊建设,完善和丰富运河沿岸文化设施和文体活动,唤醒市民心中江南文化的记忆。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吴晓东、温祥华、杨知评、沈国芳、黄靖、周旭东、陈嵘、黄戟参加执法检查。


推荐阅读
爱运河 拍运河 老拍客南运河寻踪 经过数月的前期准备工作,由生于红桥、长于红桥、工作在红桥,如今年逾七旬的金迺强先生策划、撰稿的《记忆南运河(红桥段)》公益摄制活动正式开机启动了。日前,横跨红桥区、南开区的咸阳桥边吸引了一群背着相机、扛着三脚架的老年人,他们是红桥区文化馆大眼睛影视团队的成员,平均年龄已经65岁了,其中很多人都是从小生活在运河边的“老红桥”。天津红桥区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发展。
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相关执法检查 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昨天,受省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率队就《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加强空间管控、文旅融合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全力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最前列 要突出打造一个国家级核心展示园,加快推进运河三湾风景区核心展示园及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文化展示内容、优化服务功能、业态营造和设施配套,精心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地标、经典景观。要突出打造一条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加快遴选推出一批经典运河景点,推进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要突出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实施大运河文脉整理研究工程,积极开展大运河题材精品文艺创作,推出一批优秀小剧场剧目。
天津“大运河艺术之城”启建 文化公 大运河上闪亮明珠另从西青区获悉,津西青(挂)2022-02号公园绿地近日顺利摘牌成交,该项目位于杨柳青镇元宝岛西岛,土地面积41370.1平方米,拟建设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元宝岛)西岛一期绿地项目。津西青(挂)2022-02号公园绿地也于近日顺利摘牌成交。为保障该项目顺利摘牌成交,市规划资源局西青分局沟通市土地利用中心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取在西青分局组织竞买企业摘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视频公证的方式保障该宗地按期摘牌成交。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