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副中心首个5A级景区 运河畔四景区将实现水陆连通

发布时间: 2022-06-13 16:12:45 | 来源: 北京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漕运码头改造提升效果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创建首个5A级景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它包括大运河森林公园等4个区域,提升工程完成后,水陆皆连通,路上环线达25公里。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四个区域,分别是大运河森林公园、运河公园、西海子公园葫芦湖景点片区、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为创建5A级景区,四个区域将连通并提升。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介绍,提升区域总面积约8.55平方公里,北至通燕高速,南抵甘棠大桥,河道段长12.1公里,水域面积2.56平方公里,沿途穿过北关闸桥、千荷泻露桥等10座桥梁。

整个景区的游客线路按照“1+1+6”景区游线体系构建,即“1条水上大环线+1条陆上大环线+6条景区小游线”,采用“游船+步行+电瓶车+自行车”多种交通方式串联起景区的各个景点。有条件的区域将增加5处休闲健身场所和4处无动力儿童活动设施游乐场地。

运河碧波原本就串联4处景区。可陆上环线又如何打通?

中建建筑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阎晶介绍,景区陆上大环线全长约25公里,全部步道将拓宽到4米及4米以上。“我们反复踏勘路线,总共排查出6处断点,因地制宜逐一突破。”阎晶说,每个断点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将对道路加以改造,有的调整闸桥断面,有的需要市属单位协调。目前,改造方案已经确定,即将开始施工。

除了两个大环线,景区还有6个小游线,各有特色。如,燃灯塔景点小游线植入状元文化展、北运河非遗传习所等沉浸式体验;运河文化广场小游线的特色是以展示运河文脉为主;运河2号码头小游线则是以科技体育为主线;东岸和西岸的小游线是亲子娱乐首选;月岛闻莺小游线以登高瞭望和湿地科普为特色。

“我们邀请专家对运河文化进行了梳理,建立了文化图谱,将以各种形式体现在提升工程中。”魏昀赟介绍,最直观的就是景区中将添加文化符号,如船帆、漕船、皇木等。更深层次的则是对文物和古老景观进行复原,如三庙一塔景区已完成修缮,今后还有望复原石坝码头。在文创方面,将开发整体文创IP,并建设主题邮局。

漕运码头是景区的重要节点,主打非遗、市井文化的特色。漕运码头附近自古市肆繁华,前些年拍影视剧还遗留下一些小铺子、小商街,在此次改造提升中恰好可加以利用。政府部门还将引导漕运码头的业态,使之拥有交通集散、旅游咨询、文创等复合功能。


推荐阅读
打通25公里游线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构建通州“金名片” 据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透露,今年是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过程的攻坚阶段和冲刺阶段。景区陆上大环线全长约25公里,全部步道将拓宽到4米及4米以上,以运河文化为脉络,提升了景区的文化传承性和游览趣味性。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过程中,也邀请大量专家学者,对整个涉及到通州和大运河的文化进行了提取,以文化图谱的形式给景区创立了一套专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图谱,并以各种元素、形式体现在文化景区里。
京冀运河旅游通航在即,大运河香河段准备好了! 链接:一、水上10大景点1.运河春色位于大运河文化公园北段森林生态文化区,上起京杭大运河京冀界,下至鲁家务码头,长1.5公里,占地面积69亩。香河大运河文化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北运河中段,北接通州区,南邻武清区,占地面积3330亩,包括北部森林生态文化区、中部运河历史文化区、南部田园农耕文化区三大板块。4.半岛寻芳位于大运河文化公园北段森林生态文化区、陈辛庄北侧半岛,与香河中心码头隔河相望,占地面积374.4亩。
爱运河 拍运河 老拍客南运河寻踪 经过数月的前期准备工作,由生于红桥、长于红桥、工作在红桥,如今年逾七旬的金迺强先生策划、撰稿的《记忆南运河(红桥段)》公益摄制活动正式开机启动了。日前,横跨红桥区、南开区的咸阳桥边吸引了一群背着相机、扛着三脚架的老年人,他们是红桥区文化馆大眼睛影视团队的成员,平均年龄已经65岁了,其中很多人都是从小生活在运河边的“老红桥”。天津红桥区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发展。
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相关执法检查 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昨天,受省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率队就《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加强空间管控、文旅融合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